您现在的位置:智慧城市网>智慧基建网>资讯列表>政策+创新双驱动!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实现“开门红”

政策+创新双驱动!北京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实现“开门红”

2025年04月24日 09:17:03 人气: 2597 来源: 北京经信局
  【智慧城市网 企业关注】4月23日,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召开2025年一季度“开门红”工业和信息软件业经济运行新闻发布会。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经济运行处处长王德,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科技标准处(人才工作处)处长王晶,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规划处副处长崔岳,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信息化与软件服务处副处长陈雷,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和产业促进局副局长敖登格日乐等出席发布会,对相关情况进行解读,并回答记者提问。
 
  王德:
 
  今年以来,外部环境不利影响加深,企业生产经营承压,首都产业发展面临一定挑战。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积极作为,精准施策,深耕产业布局,加力项目储备,用心服务企业,产业经济发展交出了一份令人振奋的答卷。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产业发展起势良好。首先是规模“升”,我们推动高精尖资金支持政策精准发力,一季度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合计实现增加值突破4000亿,占全市GDP比重超过35%,规模创历史新高,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5成。第二是增势“强”,我们细化政策工具箱,健全企业服务机制,工业经济提速发展,一季度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8%,高于全国水平0.3个百分点。我们深入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发布支持信息软件企业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服务能力行动方案,加快培育“模型即服务”平台、通用智能体等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1-2月规上信息软件业营收两位数增长,营收规模接近5000亿,同比增长10.3%;增加值规模、增速水平稳居全市各行业首位,充分发挥了第一支柱行业“打头阵”的示范引领作用。第三是后劲“足”,我们用好科技、基金、产业链招商叠加模式,积极争取“两重”“两新”政策支持,聚焦智能装备、整车和零部件等领域谋划重点项目,在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带动下,一季度工业重点产业完成投资223.8亿元,同比增长23.1%;信息软件业完成投资486.2亿元,同比增长1.8倍。第四是信心“增”,企业效益持续改善,1-2月规上工业和信息软件业利润总额分别增长6%和37.5%,均高于全国水平。创新活力持续提升,1-2月全市大中型工业、信息软件业重点企业研发费用同比分别增长13.4%、5.2%。市场预期持续向好,一季度北京制造业PMI重返扩张区间,景气水平好于全国。一季度制造业和信息软件业新设企业数量分别增长25.7%和1.8倍。
 
  二是产业需求持续扩大。我们积极探索工业领域提振消费新路径,研究首都时尚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建设未来设计实验室,供需两端协同发力。一方面,两新政策加力释放内需潜力,带动产销同步较快增长,一季度全市工业产销率较去年同期提高1.4个百分点。引导本市制造业企业优化产品供给,消费电子和显示器件领域增加值分别增长36.3%和8.3%,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家用燃气热水器等产品产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另一方面,外需引领工业出口逆势上扬,市区两级前瞻研判,积极拓展“一带一路”等新兴市场,一季度规上工业实现出口交货值502.8亿元,创近3年来同期新高,同比增长8.3%,高于内销产值1.8个百分点,汽车、电气机械等领域增速领跑,分别增长52%和1.2倍。充分彰显了北京产业较强的外贸韧性和产品竞争力。
 
  三是产业动能向新向好。我们加快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推进工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加快人工智能赋能千行百业,产业转型升级内生动能不断增强。首先,核心产业动力澎湃,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业继续发挥“主引擎”作用,增加值分别增长17.2%、28%,一季度全市生产整车38.7万辆,同比增长25.5%,其中新能源汽车12.1万辆,同比增长1.4倍,生产份额首次突破三成。第二,新兴动能发展壮大。会同8部门出台支持创新医药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美敦力在华首个数字化医疗创新基地、阿斯利康全球战略研发中心、辉瑞北京研发中心落户国际医药创新公园;围绕产业链堵点招商,京津冀新能源汽车科技生态港开工;未来产业加快培育,首批建设海淀、昌平两个未来产业先导区,发布全球首个通用具身智能平台“慧思开物”,未来科学城合成生物制造育新基地揭牌。一季度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和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继续保持两位数高增长态势。全力推动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提速,自动驾驶汽车条例正式施行,构建首个国产算力场景验证平台,全国首笔城市测绘院联合数据交易在北数所完成,一季度全市数字经济增加值同比增长8.3%,其中核心产业增长9.7%。第三,产业焕绿质效齐升。制定加快推动氢能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启动新型储能电站应用示范区建设,全国首台30兆帕氢能管束车投运,本市首座生物质绿氢中心开工。绿色转型加快推动,平谷区入选第二批国家碳达峰试点名单,北京光学厂绿色技术创新产业园开工建设,全市绿色工厂累计建成212家,绿色企业比例近2成。
 
  四是产业政策靠前发力。我们围绕激发经营主体活力,1月份出台首批高精尖、中小企业发展资金指引,修订中小企业首贷贴息、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细则;围绕产业发展精准发力,推出服务型制造、人工智能应用、5G规模化应用等领域政策“组合拳”。创新投融资支持模式,8支政府投资基金联合24家银行开展投贷联动,有力支持一批创新企业发展。
 
  展望二季度,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快速升温,外部环境冲击影响逐渐显现,产业运行和企业经营面临短期压力,但首都产业经济基础稳、韧性强、势头好、潜力足,长期向好的大势没有改变,我们有信心、有底气、有能力凭借坚实的政策支撑、完善的产业体系与创新驱动优势,与广大企业勠力同心、同向发力,持续巩固产业经济稳中向好态势。
 
  一是增量政策加码发力,巩固产业运行向好基础。聚力推动二季度成为政策精准发力、高效落地的黄金季。围绕新增长点培育,研究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集成电路、智能网联汽车、工业旅游等领域一批重磅政策发布;围绕扩大出口,发布促进高精尖产业高水平对外开放若干措施;围绕激发产业潜能,研究出台新场景开放若干措施和工业用地提质增效实施方案,推动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通过一揽子增量政策持续加力、更加给力,形成政策叠加放大合力。
 
  二是完善产业创新体系,推动产业链和创新链无缝对接。打造开源创新高地,实施开源项目培育、开源企业壮大、开源创新应用、开源安全保障、开源开放合作、开源公共服务等六大工程,构建“一体两翼四支撑”为核心的开源生态体系。加快培育高标准产业人才队伍,探索完善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需求适配机制,积极争创国家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大力推进集成电路、信创等产教联合体建设。
 
  三是增强产业发展潜力,提升高精尖产业发展能级。加快打造绿色先进能源与低碳环保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集成电路产业创新引领高地。全力服务保障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攻关、产能提升与市场拓展。支持企业参与6G相关国际标准制定。支持开展机器人整机等技术攻关,集聚5-10家机器人领军企业和关键零部件企业。推动可重复使用火箭技术创新中心升级为国家级平台,加速商业星座组网运营,加快建设低空管理服务平台等新型基础设施,培育一批商业航天、低空技术等领域世界一流科技企业集团。
 
  四是加力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推动数字技术深度赋能。大力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计划,制定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工作方案,针对医疗、教育、文化、交通、制造等领域需求开放一批标杆示范场景。夯实数字基础设施底座,加快推动先进网络部署和应用推广,建成两个万卡智算集群,基本建成一体化算力网。实施数据要素市场改革,出台促进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开展数据资产管理试点建设。加快建设数字经济企业出海创新服务基地,持续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年征稿/资讯合作 联系邮箱:afzhan@foxmail.com
版权与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智慧城市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智慧城市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智慧城市网,https://www.afzhan.com。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企业发布的公司新闻、技术文章、资料下载等内容,如涉及侵权、违规遭投诉的,一律由发布企业自行承担责任,本网有权删除内容并追溯责任。
3、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4、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企业推荐

更多